學校文化建設是鑲嵌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的,融化在師生生命血液里的,并影響師生終身發展的精神風貌和行為方式。它往往分布于學校的各個場所、人群和事件當中,由不同的校長主持、在不同的時段來建設。
天生具有“確定之中有不確定、有序之中有無序、簡單之中有復雜、有限之中有無限”等特性,是一個復雜的系統,需要持續建設和持續發展。
文化是一種隱性的東西,它必須依賴于各種載體來體現,并作用于人們的思想,起到教育作用。校園文化建設亦是如此。
我們應該認識到校園文化強大的育人功能,有效地利用各種載體,推進校園文化建設,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。
抓藝術校園文化建設,是為了豐富校園生活,優化育人環境。提高學生審美修養,陶冶情操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。更重要的是挖掘了學生潛在能力,使學生自信心大大增強,激活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。
學生在校園文化的實踐中完成了目標、角色及人格的社會化。學生在欣賞、表演、創作或完成藝術作品的過程中,以審美的形式、用科學的方法接受教育時,總是伴隨情感體驗,使教育成為一種享受,學生的個性得到盡情發展。
學生們從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,對未來的多重社會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思想準備,其人格得到了升華和完善。
許多高校都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文藝文化氛圍,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喜聞樂見的形式中,陶冶情操。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和藝術修養層次。